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(廣州)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于5月14~16日在保利世貿博覽館圓滿舉辦,秉承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產業生態的辦展宗旨,展會采用展與會相結合的形式呈現,致力打造成交通發展的重要載體和賦能創新平臺。
2025年5月15日下午,以“2025車路云建設發展元年”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(大灣區)車聯網大會“第二屆車路云發展論壇”,在廣州琶洲·保利會展中心舉辦。論壇吸引了來自政府、企業、科研機構及行業協會等200余位代表參與,共話智能交通未來。
車路云建設發展元年新起點
當前,我國車路云一體化發展已從規劃階段邁入實施階段。國家《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》《“十四五”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》等政策明確將車路云一體化作為構建協同創新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;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批復廣州、深圳等20個城市為“車路云一體化”應用試點,標志著技術落地進入“快車道”。廣東省作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,在“十四五”規劃中提出“推動車路云協同技術創新與規?;瘧谩保瑸楸敬未髸峁┝藞詫嵉恼咄寥?。
大會主辦方中國通信學會車聯網委員會、廣東省車聯網產業聯盟等單位表示:“2025年是車路云建設發展的關鍵元年,本次大會旨在搭建跨行業協同平臺,加速技術融合、標準共建與商業化落地,助力大灣區成為全球智能交通創新的核心引擎?!?/span>
本屆大會以“跨行業協同與技術突破”“區域協同與政策聯動”“全產業鏈生態聚合”“標準化體系建設”“商業化落地實踐”五大方向為核心,通過主題演講、圓桌對話等形式,深度探討車路云一體化的關鍵路徑。
車路云技術落地與協同創新
中國信通院葛雨明解析“5G+C-V2X”協同組網方案,結合長沙、蘇州案例驗證其在安全預警、網聯自動駕駛中的實效;中國移動展示“5G+V2X融合組網”等四大融合方案,上海金橋5G-A示范路線實現L4無人車低時延(20ms@99%)支撐。廣東智能網聯創新中心蔡剛強披露廣州“一帶四區”建設成果:部署407個RSU、419套感知設備,覆蓋386公里道路,服務超萬輛車。大唐聯儀張巖提出“五位一體”測試方案,破解跨區域協同與多制式兼容難題,保障技術落地質量。深城交段進宇強調L3智駕需路側感知與云控平臺協同,提升全域感知與動態服務能力;廣州信投楊春寧建議“點-線-面”差異化部署(I類路口配高算力設備,II類通道配毫米波雷達,III類路段以視頻監控為主)降低成本;四維圖新陳棟展示時空數據方案,通過路側感知與眾源更新實現地圖高鮮度,結合厘米級定位支撐無人配送等場景落地。
共繪智能交通“未來圖景”
論壇的圓桌對話環節將氛圍推向高潮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葛雨明、中國電信廣東分公司曾桓濤博士、中信科智聯王俊等嘉賓圍繞“路側設施如何助力車路云一體化加速發展”展開深度討論。嘉賓們一致認為,路側設備的標準化、小型化與低成本化是關鍵,需通過“感算一體化”“雷視融合”等技術創新降低建設成本;同時,需推動跨城市云控平臺互聯互通,打破數據孤島,實現“全域感知、群智決策”。
本屆大會的成功舉辦,不僅是車路云技術的一次集中展示,更標志著我國智能交通產業從“單點試點”向“全域協同”的跨越。正如主辦方在閉幕致辭中強調:“車路云一體化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,大灣區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,加速技術標準輸出、生態資源聚合與商業化模式探索,為全國乃至全球智能交通發展貢獻‘中國方案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