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6日,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(廣州)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正式落下帷幕。
圍繞“構建立體交通產業生態”的辦展宗旨,博覽會深度融合交通基建管養、公路水路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、低空經濟、道路運輸、交通安全、車路云協同發展等行業熱點,邀請450家企業的前沿技術展示,吸引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32576人專業觀眾組團參與,截至展會結束,意向簽約金額超10億元。展會同期以1場主論壇+19場專題論壇的矩陣式研討架構,搭建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生態平臺,全方位呈現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。

這不僅是一場交通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國家戰略在行業實踐中的具象化呈現。
在交通強國戰略縱深推進、“雙碳” 目標驅動行業綠色轉型、數字中國建設重塑產業格局的時代背景下,交通運輸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。國家對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、實現交通可持續發展、推動交通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,為行業指明了清晰的發展方向。
博覽會主動擔當戰略落地的實踐平臺,聚焦行業發展痛點與國家重大需求。
據統計,本屆展會累計展出1500余項前沿尖端研發成果,其中與“交通強國”、“雙碳行動”等國家戰略高度契合的展品達1253件,占比超78%,從智慧交通系統優化到綠色能源裝備革新,全方位響應國家交通領域的戰略部署。這些成果切實將頂層設計轉化為可觸可感、切實可行的實踐成果,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
這不僅是眾多企業的創新答卷,更是構建立體交通產業生態的四梁八柱
科技展品的每一次驚艷亮相,都是行業企業創新實力的生動注腳。本屆展會成功匯聚450余家行業先鋒企業,以62%的高復購率、94%的專業觀眾滿意度,刷新行業展會標桿數據。
國家能源集團、中國交建、中國中鐵、中國中車、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、中國通信服務、中國鐵塔、廣東省交通集團、廣州港集團、廣東省港航集團、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、山西建投、特區建工、浪潮、蘇交科、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廣交投、聚杰芯科等頭部企業持續深度參與,充分驗證展會平臺對產業協同創新的強大賦能。
當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展會平臺實現資源整合與業務拓展,從技術研發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協作得以強化,進一步鞏固了展會在產業鏈中的樞紐地位,驅動立體交通產業生態向更完善、更高效的方向迭代升級,形成 “企業支撐展會發展、展會賦能產業升級” 的雙向共贏格局。


專業組織機構的深度參與,成為展會促成訂單與國際合作的核心推力。
在觀眾組織領域,展會成績同樣亮眼。據展會官方統計,現場觀眾總數突破32576人,其中專業觀眾占比達89%。國際觀眾來自超過65個國家與地區,組團人數首次突破2500人。

國際觀眾方面,來自泰國、新加坡、沙特阿拉伯、馬來西亞、哈薩克斯坦、烏茲別克斯坦、俄羅斯、尼日利亞,委內瑞拉、日本、多米尼加、丹麥、土耳其、巴西等在內的65個國家和地區專業組團亮相展會。
值得關注的是,截至目前,阿根廷、委內瑞拉、伊拉克、沙特、巴西等國家已通過展會現場初步洽談、企業實地考察等交流活動,與國內企業簽署初步意向合約,訂單內容包含ETC、新能源重卡、公路基建設施等領域,金額暫達5.8億元(數據來源于企業)。隨著展會后續交流持續深入,更多潛在合作有望加速落地,這一數字仍將持續攀升,充分彰顯展會作為國際合作橋梁的戰略價值與無限潛力。

國內觀眾方面,組委會廣泛邀請全國各省市/縣(自治區)交通運輸廳/局、工信廳/局、住建廳/局、自然資源廳/局、能源局、公安交管、城管、路政、招商等主管單位代表;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、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、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等業主單位;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建四局、中建八局等總包單位;海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、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、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等設計規劃部門;以及行業集成商、渠道商、代理商、商協會、學院高校等組團參與,本屆展會共吸引377個國內采購團到場,截至目前意向簽約金額突破6.5億元。


前沿議題 + 權威發聲引爆思想盛宴,專業力量擘畫立體交通產業升級新圖景
展會同期舉辦的20場高規格專業論壇,以“前沿議題+權威發聲”的模式,成為行業智慧碰撞的核心陣地。論壇累計吸引超 5000名專業觀眾現場參與。每場論壇平均設置4-6個主題演講、累計輸出專業觀點超100條,頒布《公路橋梁加強型膜數式伸縮裝置技術規范》團體標準、《廣州市停車設施建設指南》、《AI智慧駕培團體標準》工作組成立等多項行業共識文件,通過高密度、高質量的思想碰撞,切實推動立體交通產業生態的理論創新與實踐落地。

超 260 家媒體聚焦,1.2億傳播覆蓋!展會以全媒體矩陣奏響交通強國 “世界強音”
展會強大的行業影響力與豐碩成果,吸引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。本屆展會共獲得國內外超260家媒體的深度報道,截至目前線上線下傳播覆蓋人群突破1.2億人次。新華社、人民網、中新社等央媒平臺發布系列深度文章,解讀展會如何通過構建產業生態,為交通強國建設注入新動能。
社交媒體平臺上,展會相關話題熱度持續攀升。眾多科技博主、行業專家通過短視頻、直播等形式,向大眾科普智慧交通展品的創新亮點。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模式,不僅提升了展會的知名度與影響力,更向全球傳遞了中國交通產業創新發展的強勁聲音。



隨著第五屆展會的圓滿閉幕,行業目光已聚焦于下一屆盛會的全新升級。2026年展會規劃展覽面積40000㎡,預計吸引超500家鏈主及國際國內龍頭企業參展,匯聚52000人次專業觀眾與65個國際國內專業組織。展會將集中展示智慧交通等前沿技術成果,深入呈現綜合交通核心產業鏈生態體系,通過設置互動體驗區開展趣味科普活動,全方位推動交通產業創新升級與成果普惠大眾,引領行業在技術突破、生態構建、國際合作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,共同繪就立體交通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壯麗藍圖。